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有必要進行細致的說課稿準備工作,說課稿有助于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那么問題來了,說課稿應該怎么寫?以下是整理的仁愛英語英語說課稿,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教材分析(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課是《仁愛英語》七年級上冊Unit 4 Topic 1的Section A。本課是本單元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核心教學部分,以口語練習為主,主要學習購物時的簡單交際用語并學會用簡單的詞匯談論衣服,同時也學會用1000以內的數字談論價格。它上承上個單元學習就餐時的表達話題的教學,下接Section B與以后有關英語教學。本部分是前后知識的載體,本課在今后的英語教學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2、教學目標
《課程標準》中說: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為用而學,在用中學,學了就用。因此,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以下幾個方面:
(1)知識目標
① 掌握單詞及詞組:
madam , try, try on, How much, buy, thirty, forty, fifty, sixty, seventy, eighty, ninety, hundred,
②掌握句子(日常交際用語)
1、What can I do for you?
2、May I help you? / Can I help 鈣片的作用you?
3、I want…
4、I’d like …
5、Can I try it on?
6、You look very nice.
7、How much is it/are they?
8、It’s /They’re …
9、We will take it.
② 掌握語法:
How much is/are…?
It’s/They’re…
(2)能力目標
在連貫的聽、說、讀、寫活動中,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快速反應能力和實踐能力,使學生能熟練應用What can I do for you? Can /May I help you? How much is it/are they? It’s/They’re 70 yuan.同時應用1000以內的數字談論價格。
(3)情感目標
通過形象、生動的教學,使學生掌握如何使用交際用語,向別人提供幫助和尋求別人幫助,利用對話形式,學會簡單問衣服的價格等。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強烈興趣,樂于參加各種活動的積極情感,并從教用英語問價格的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到父母為生活奔波的艱辛,告訴學生應該關心理解父母。
3、重點與難點
重點:學會掌握和熟練運用詞匯、日常用語、句型
本課學習了用What can I do for you? May I help you?這類向別人提供幫助的句型,通過用How much is it/are they? It’s/They’re…這些句型的操練,來熟練運用交際用語以及熟記20-999這些基數詞。
難點:數詞(20-999基數詞)的表達。
確定重點與難點的依據:
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本課所呈現的知識及學生在學習本課時已掌握的語言知識能力
二、學情分析
本人任教于農村中學,教學輔助資源有限,學生的整體英語語言運用能力偏低,發言不踴躍,同時農村學生的學情特點,英語學習對學生有一定難度。由于缺乏必要的語言基礎,學生必定在課堂上不敢發言和交流,所以課堂教學中要積極調動學生課堂氣氛,在學習語言知識的同時創設生生和師生交流。
三、說教法
本課以交際為核心教學,我主要采取以下幾種教法:
1、聽力訓練法
聽錄音是學習英語的重要方法,也是課堂教學的重要步驟。在聽中可以感知,可以模仿,通過問題的回答提高聽力能力。
2、提問引入法
通過提問,集體、分組回答,或個別學生回答形式開展教學,檢查和鞏固新舊知識。
3、情境教學法
我充分利用課文對話,創設典型場景,激起學生的學習情緒,把認知活動與情感活動結合,學生一旦進入情境,教材所介紹的購物場景都會一下子推到他們的眼前,引起他們的關注,激起他們應用新學的購物場景句型的熱情。與此同時,學生對教材語言的感受也會隨之而敏銳起來。
4、任務型教學法:以完成任務為動力,把知識和技能融為一體,提倡學生主動參與,以學生為主體,師生合作,生生合作,體現教與學的互動、交往。
5、競賽教學法:通過背誦、提問搶答、給學生以真實感,讓學生身臨其境,喚起他們的形象思維降低學生理解句型的難度,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為鞏固舊知識,學習新知識打好基礎。
四、說學法及學法指導
1、創造條件,發展聽力
學生要經常聽錄音,聽教師講英語,聽同學們講英語,這對學好英語大有好處。
2、儲備知識,實踐中學
學生必須了解語言規律,掌握豐富的詞匯,熟知語法規則,會熟練表達由各個話題而展開的交際內容。要學會在實踐中學,在應用中學,這樣學來的知識記憶深刻,靈活度大。
3、及時鞏固,反復記憶
凡是教師在課堂上所講到的語言難點,學生應及時整理,再次認識并積極使用。對前面已學過的課文,學生要有安排地經常復習,否則,常常是學了新的,忘了舊的。
4、積極操練,重在口頭
在課堂上,學生要積極參與教師設計的每個教學活動,要大膽開口,創造性地說自己想說的話。課后和其他同學及時進行英語交流。只有這樣,才能將書本知識變成自己的知識,提高語言能力;也只有這樣,才能實現脫口說英語的目的。
五、說教學程序
1、利用短片,激趣導入(約5分鐘)
短片中出現的日常購物和母親的艱辛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并從影片中所呈現的可數名詞和不可數名詞導入本課教學。
[設計意*]: 引出課題,放松而愉快,縮短了師生之間的距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將學生自然引入學習情境之中,而購物問題能夠貼近生活,貼近學生。
2、用舊學新,突破難點(約12分鐘)
① 復習第3單元所學過的單詞:可數名詞和不可數名詞。
② 復習所學過的數詞,讓學生背誦1-19的數詞。
③ 聽錄音跟讀P78/2a,結合板書設計讓學生總結數詞的構詞規律。
④ 完成2 b聽錄音注意數詞的發音及重音區別,帶讀、跟讀。
⑤ 任務型教學設計,讓學生在四人小組中競賽記憶20-999基數詞的表達。小組競賽后選出優秀選手,教師進行當場提問。
[設計意*] 復習基數詞1-19后學習20-999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結合板書讓學生能輕松的掌握基數詞的寫法。任務型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實踐、參與和小組合作并競賽的方式,實現掌握基數詞讀寫的目標,感受成功;讓學生用積極的學習態度,促進本課基數詞讀寫難點的突破。
3、創設情境,學習重點(約12分鐘)
①看*片學習句型 How much is it/are they? It’s/They’re…并做大量操練練習題。(用*片)
②完成2c聽錄音并將服裝與相同的數字匹配。(請個別同學回答)
③聽錄音P77/1a兩遍(不看書),回答黑板上兩個簡單的問題,然后校對答案再聽錄音。
④教新單詞,學生自己解決讀的障礙,學生扮演角色。
⑤讓學生找出不明白的語言點。
[設計意*] 把枯燥的任務轉換為用*片同桌問答的形式,使學生的學習有的放矢,目標性強,學習有動力,通過反復的語言操練運用,最終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在教學情景對話的過程中,考慮學生實際的聽說讀寫水平,有梯度的讓學生學習新知,學生自己解決讀的 障礙,鍛煉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體驗學習的快樂,提高語言學習能力。
4、情景交際,主動發展(約10分鐘)
教師可以按照交際方式和學生對話(看*片或自編對話),也可以讓學生與學生自由對話,做到人人都要開口說話。最后推薦優秀組合表演對話。
[設計意*]丹麥語言學家葉斯帕森說過:“外語教學的首要條件是要盡可能地讓學生接觸外語,使用外語,學外語像游泳一樣,學生必須浸在水中,而不是偶爾沾沾水。”在這一環節讓學生在學習的新對話后,有機會現學現用,最后推薦優秀組合,適合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特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把書本上的對話變成學生的日常交際用語。
5、讀寫結合,鞏固新知(約5分鐘)
完成1b練習(完成對話填充,然后分角色表演對話)。
[設計意*]聽說讀最終的目的是寫,通過寫與表演相結合讓學生有更多的語言輸入,學生可理解的輸入越多,語言習得就越多。
6、畫龍點睛,引起重視(1分鐘)
本節課主要以口語為主,我們學習用 What can I do for you? May I help you?這類向別人提供幫助的句型。我們也學習了用How much…?句型來談論衣服的價格,通過這些句型的操練,學習運用了20-999的基數詞。
[設計意*]課堂總結是對本課所學知識的提煉、概括和升華,是“壓臺戲”。由于一節課結束前,學生的思維一般比較疲勞,注意力容易分散,用概括、簡煉的語言突出重點,不要面面俱到。這樣既可使學生注意力集中,又能加深學生對所學語言知識的理解,起到及時強化復習的作用。
7、作業布置,拓展知識(1分鐘)
為了鞏固課堂上所學知識給學生布置作業。
①復習本節課內容,熟背單詞及句型、對話。
②完成《同步訓練》P47—48。
③課后每三人一組,準備一個以購物為話題的小對話表演,下節課表演。
④問問母親日常食物的價格。
[設計意*]只有記憶語言材料才能應用,因此熟背是必要的。完成練習冊拓展學生寫的能力。根據課文內容和教學要求,結合學生本課已學知識,布置學生三人一組,準備一個以購物為話題的小對話,培養了小組合作精神,并從中體驗成功的喜悅,讓學生實現自我價值。最后滲透情感教育,充分體現了現代教育理論中的多元觀。
六、教學效果預測及反思
新課標教育理念下,教學中從以下幾點可見這堂課的效果。我努力運用現代化教育手段,為學生們創設引人入勝的情境,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激發他們對新知識的探求欲望。多次組織孩子們質疑問難、合作學習、討論交流,使他們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活動中學會參與、學會求知、學會合作、學會創新,使不同層次的孩子在學習中獲得成功的體驗。使學生處于自信、放松的良好學習狀態下突破難點、掌握本課重點。在愉快、輕松的氛圍中溫故而知新,達到初步運用英語交際的`能力。當然,在設計過程中也存在不足之處,期盼各位領導老師幫忙指點。
一、說總體目標
隨著英語課程改革的重點從重語法、詞匯,輕實際運用能力,轉變為從學生興趣、閱歷,認知水平出發,通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交流的方式,以發展學生綜合能力、情感態度為目標;把學習過程作為培養學生主動思維、大膽實踐的過程,從而形成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就成為了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這一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學生語言知識、語言技能、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養整體發展基礎上。五個目標由淺入深、由簡到繁、循環滾動、螺旋上升。我們所有的教學活動都是圍繞這個總體目標來進行的。
二、本學段英語的基本能力要求
根據總體目標,新課標對九年級英語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下五個方面:
語言技能:
1、能根據語調和重音聽懂說話者的意*,能聽懂有關話題的談話并提取信息和觀點,能理解故事大意記錄簡單信息2、能就話題提供信息,表達觀點和看法,有效的詢問信息請求幫助,進行情景對話和表演短劇 (流暢生動)3、能理解段落中,句子間的邏輯,關系,能找出文章主題,理解故事情節,預測故事發展(默讀速讀),課外閱讀量15萬4、能***跟據,寫作要求收集準備材料。能***起草,并修改80詞以上短文。
語言知識:
九年級要求班學生掌握1500-1600個單詞200-300個習慣用語或固定搭配情感態度:
提高了學生語言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培養了學生的情感意識和文化素養,明確英語學習動機和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
學習策略:
能使用適當的學習方法,克服學習中遇到的困難。
文化意識:
進一步加強對文化差異的理解和認識。
總之,在九年級結束時學生的英語水平要達到五級目標。
三、整體構建下的九年級英語
九年級英語處于一個承上啟下的關鍵的位置。小學英語重點是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同時又為初中的學習打下基礎。七八年級側重學習英語基礎知識,九年級是一個深化的過程,也是鞏固提高的過程。同時九年級的學習又為高中階段的英語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因此其地位是至關重要的。
四、說體例安排
仁愛版英語初中學段全套教材共六冊,每冊由四個模塊單元共十二個話題加兩個復習單元組成。單元編寫體系主要是"語言項目→話題→功能→任務",將語言知識與語言技能,圍繞相關話題與學生的語言交際活動有機結合,相輔相成。該教材采用模塊形式,教材具有連貫性、邏輯性和層次性三個鮮明的特點。
教材以話題為單位,包括四個部分: Section A是新內容的整體呈現,Section B是新內容的分散呈現,難度有所增加,Section A和 B是知識的輸入過程(input),側重對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以對話為主由淺入深,創設恰當的語言環境,讓學生在實踐中愉快地接受知識。Section C知識難度增加,以短文閱讀為主,是本話題的綜合和拓展,Section D是A、B、C的總結歸納和整合提高,是產品,是結果。Section C和 D是知識的輸出,也是知識的擴展與綜合運用,側重對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的培養。四個部分環環相扣,循序漸進,通過學生的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形成了一套生活化的學習程序,培養了學生聽說讀寫的語言技能。
五、教材內容分析
九年級英語全冊共六個單元,每個單元分三個話題,每個話題由四個Section組成。
君士坦丁大帝(一)教材的語言知識
Unit 1 The Developing World 通過談論假期發生的事情,社會環境的變化,人口問題,城鄉生活的差別,社會問題等,學習現在完成時及構詞法(合成詞和派生詞)。
Unit 2 Loving Our Planet
通過
1.表達責備和報怨。
2.談論不同種類的污染。
3.談論污染的危害。
4.談論環境保護問題。
5.談論如何給出建議。
6.描述個青菜苔人情感。
7.談論健康。
8.表達不滿,在八年級學習得賓語從句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
1、直接引語變間接引語
2、不定代詞和不定副詞
3、復合句
Unit 3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
通過
1.談論世界通用語言——英語的廣泛應用和發展。
2.談論符號語言和體態語言。
3.談論英語在不同國家的差異。
4.談論英語語言學習中的困難與策略。
學習
1.一般現在時的被動語態2.現在進行時表將來3. 疑問詞加不定式的表達方式(wh- + to do)
Unit 4 Amazing Science
通過
1.了解神五、神六的一些簡單知識。
2.討論電腦的用途。
3.了解一些現代科技和發明并且談論這些發明的優缺點。
4.談論希望和愿望。
5.對外部空間進行一些簡單的了解,并了解火星和外星人。
6.談論可能和不可能。
學習
1.賓語補足語(Object Complement)
2.含有過去時的被動語態(Simple Past Passive)
3.含有情態動詞的被動語態(Modal Verb+Passive Voice)
Unit 5 Learning About China學習定語從句(that,which的用法)(who whom whose 的用法),并列連詞。
Unit 6 Entertainment and Friendship復習各類從句(賓語從句、狀語從句、定語從句)動詞時態的綜合運用,學習would rather than的用法。
(二)教材內容的對情感態度培養
Unit 1 The Developing World 學習人口,戰爭,貧窮,了解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樹立為使社會變得更美好而努力學習的理想。
Unit 2 Loving Our Planet 了解污染問題,使學生加深對環境的認識,樹立環保意識,實現對學生情感態度的培養。
Unit 3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通過了解英語的廣泛使用讓學生認識到學英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Unit 4 Amazing Science圍繞科學技術展開,通過對神五神六,電腦科技的發展,科技發明以及神秘外部空間的介紹讓學生對祖國科技有所了解,樹立民族自豪感。
Unit 5 Learning About China中西方名山名水名人,讓學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實現學科之間的滲透和交融,加深對中華民族文化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愛國意識。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并學會如何做人。
Unit 6 Entertainment and Friendship通過對文學藝術,影視節目的欣賞,偏愛愛好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文學藝術鑒賞力。
整冊課本通過對人口,發展,污染,科技,名勝名人等一系列內容的了解與學習培養了學生的情感意識和文化素養,提高了學生語言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
六、 教材的結構與特點
(一)結構
1、單元之間以話題為主線串起了語言知識,語言技能的講授與掌握。每個單元相對***而不孤立2、每個單元以人物的成長發展為基點關注了學生的情感態度及學習策略的培養。 以校內校外為框架 側重體現了學生文化意識的形成與發展。通過各種任務型活動的開展和對語言的基礎知識的歸納總結,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使學生對語言功能的認識逐漸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3、整冊教材線條清晰、循序漸進、循環反復、相互融合、相互滲透
(二)教材特點
1、采用任務型教學模式,融會話題、交際功能和語言結構,形成了一套循序漸進的生活化的學習程序。
2、每個單元相對***但又決不孤立,各種語言知識線條清晰,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環環相扣,循環反復。一方面為學生的學降低了學習難度,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知識;另一方面也給教師留出了很大的施展空間,可以大膽調整學習順序,整合教材,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
3、本教材的內容設置使英語課程的五個總體目標之間也實現了相互融合、相互滲透、相互促進七、理想的課堂
理想的英語課堂應該是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樂園,使學生對英語的學習成為一種需要和迫切任務,讓學生具備綜合運用語言知識的技能,能夠高效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具有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這個課堂上,學生能在快樂中學習并能學以致用,教師能從繁重的批改輔導中解放出來,同時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一、教學內容分析
本課的教學內容是仁愛版英語七年級下第五單元第二話題的Section C,本課以“談論學校生活” 為主題,各部分均以此為中心,語言地道,難度適中,結構鮮明,編寫思路清晰,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同時也為教師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跨文化交際能力及英語寫作技巧提供了豐富的材料。
二、教學對象分析
本課的教學對象是初一年級的學生。這一年齡段的學生大都活潑好動,參與意識強,所以課堂教學設計必須保證教學的趣味兒性,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更多地參與教學活動。與此同時,這些學生已經接受了半年的英語學習,具備了一定的學習基礎,所以教學設計更不能脫離知識性。
三、教學設計的理念
1、基本理念
《英語課程標準》強調關注學習興趣,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培養跨文化交際意識。英語教學要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使學生在愉快和自信的情緒中,充分發揮他們的想像力、創造力、實踐力,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使探究式學習和個性發展得到最大體驗 。
2、整體設計思路
針對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我在設計本課時,本著“激發興趣,創新思路,應用鞏固,拓展開放”的原則做了如下嘗試:1)根據《英語課程標準》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地處理和使用教材;2)補充教學材料:*片、單詞卡、一些實物等;3)充分利用和開發英語課程資源。采用任務型的教學途徑,力求通過多樣化的操練和競技活動,創設空間,培養學生的學習英語的興趣和自主合作學習的能力。
四、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1、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學習新單詞和短語:
show sb. around ,sit ,write ,at the back of ,draw 。
2)鞏固現在進行時。
3)談論課外活動。激勵學生積極參加各種有益的課外活動。
(二)過程與方法
交流展示-- 合作提升-- 定向反思
(三)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能在小組活動中積極與他人合作,相互幫助,共同完成學習任務。
2)、情感升華,培養學生積極參加各種有益的課外活動的好習慣。
2、教學重、難點
1).學習新單詞和短語。
2).學習和鞏固現在進行時。
3).通過學習提高自己聽、說技能。
4).靈活運用所學新單詞和短語及如何運用現在進行時態談論課外活動。
3、教具的選擇和運用
小黑板、卡片、錄音機、學案等
4、教學方法
采用“六步實效教學策略”的教學方法組織教學,操練、比賽貫穿始終,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五、教學方法設計
本課以任務型教學教學,激勵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體驗、實踐、參與、探究、合作等方式,發現語言的規律,掌握語言知識和技能,保持積極的情感態度,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六、媒體設計
本課需要呈現動態的畫面,所以使用教師事先拍攝一些學生的在校活動,以便更快捷直接、明晰地呈現現在進行時的用法。同時使用了黑板、卡片等傳統視覺媒體來呈現新語言。對于課文內容、由于本課是閱讀課文,為了幫助學生學生準確的發音,需要采用錄音機這樣的聽覺媒體。
課堂教學過程
Section C
Step 1 Review 第一步 復習(時間:11分鐘)
1.(聽3 ,并跟唱。)
Sing a song to enjoy ourselves .教師以飽滿的熱情走進教室和學生互相問好,齊唱歌曲,消除疲勞,激發興趣。
2.(教師、學生1……動作表演,復習談論現在進行時態,并總結。)
通過游戲,學生適時對所學進行鞏固,并適當活躍課堂氣氛。完成任務所需的語言結構:“be+Ving”。
3.導入新課。
(過渡到下一步,板書課題。)
(設計說明: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激活自己的已有知識,準備學習新知識,并激活學習新知識的興趣,以便完成本節課任務。)
(評價說明:進行表情評價,用高度的熱情鼓舞學生。)
Step 2 Show the learning aims
生成學習目標(時間:1分鐘)
(設計說明:讓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及努力方向,更好地完成本節課的學習任務。)
Step 3 Presentation 第二步 呈現(時間:5分鐘)
1.(出示書中的*片,要求學生看*,使用現在進行時態來描述*中的人物活動,呈現生單詞sit ,write , at the back of , show sb. around 。)
2. 出示學法指導(一)
(聽1a錄音,看閱讀內容,小組討論1a重、難點,匯報自學成果。)
3.(將關鍵句寫在黑板上,呈現出1a,為下一步學生不看課本自由表演對話打下基礎。)
(設計說明:在常規聽力練習中進一步提高學生聽的能力;充足的輸入,更有利于學生進行目標語言的輸出。同時,通過學生的思考和討論來激活學生的大腦和行為,從而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引出新的知識,激勵學生探求知識的欲望,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及自主學習能力,促使其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
(評價說明:學生互評,教師點評,優勝小組進行獎勵。)
Step 4 Consolidation 第三步鞏固(時間:6分鐘)
1.(教師放錄音1a,學生跟讀,注意語音語調。)
T: Read after the tape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nunciation and intonation.
2.(比賽閱讀,提高學生興趣。).
(請2~3組學生到講臺前表演。)
3.完成1b。
(設計說明:互動是語言學習的基礎,以對話的方式互動可以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起在實踐中了解對方的同時鞏固和中掌握所學知識,為下一教學環節作好鋪墊。)
(評價說明:全班評價,朗讀是否整齊,聲音是否洪亮;個體評價,看誰讀得最標準。)
Step 5Practice 第四步 練習 (時間:9分鐘)
1.出示學法指導(二)
(設置并明確教學任務。讓學生帶著任務完成2,可以降低難度。)
(學生完成句子。請幾個學生到黑板上寫,全班核對答案。)
(教師講解重難點,呈現生詞draw。)
2.師生對話
(學生根據完成內容,看*并進行對話。)
(設計說明: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能力。從聽說過度到讀寫,由口頭輸出的流暢性過渡到筆頭輸出的精確性。)
(評價說明:教師評價和各組完成任務后同學之間互評。)
Step6 Project 第五步 綜合探究活動(時間:10分鐘)
1.出示討論(三)
(小組活動,讓學生運用照片或*片對話表演。)
(設計說明:話題繼續延伸,進一步鼓勵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主觀能動性,并于實際相結合,提出自己的新觀點、新思路和新方法。設計活動是一種能無先即或學生思維的積極有效的語言輸出方式。)
(評價說明:教師點評,記錄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Step7Summary 第六步 總結(時間:2分鐘)
Ss sum up the main contents in this class.
(設計說明:認知理論認為,英語學習的過程也就是語言能力從理論知識轉化為自動應用的過程。而這種結合和轉化都必須通過學生自身活動才能得以實現。)
(評價說明:學生自評,教師記錄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Step8 Practice
完成“學案”中的練習,適時完成練習冊。
(設計說明:培養學生實際運用能力。)
(評價說明:學生互評,教師記錄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Step9Homework: 第七步 作業(時間:1分鐘)
(1)Review the words ,expressions and the dialogs in this section.
(2)pre-study the contents of the next class.
(設計說明:開放性的作業,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積極參與探究的意識和共同提高的良好學習方法。)
七、教學反思:
本課以任務型教學模式為指導,圍繞以“學校生活”這一話題,設計了一系列和學生實際生活緊密相關的任務,讓學生在完成作業任務的過程中處主感悟、體驗、學習語言,主動運用所學語言進行交際,并在使用語言過程中發展語言能力,真正達到以學生為主體,在做中學,利用適當的教具,*、文、聲并茂,多角度,多途徑、多方位為學生學習語言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和模擬情景,為交際教學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擴大了課堂容量,活用了教材。除了完成常規教學內容外,還結合課本內容,巧妙安排了游戲,評選、竟猜、討論等活動,設計和模擬競賽場景,寓教于樂。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合作意識,有利于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等行為表現進行形成性評價。體現了當前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從實踐效果看,學生思維敏銳,課堂氣氛活躍,活動面廣,教學效果較好,實現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我說課的內容是仁愛版教材八年級英語(上冊)第三單元Topic I中的Section A.這一單元描述hobbies,每個話題都是與學生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第一話題I love collecting stamps不單是談論有關集郵方面的愛好,還有聽音樂、做運動等。這極大地豐富了同學們的業余生活,通過談論彼此的苗族習俗興趣愛好,既學到了知識,又加深了師生之間的感情。
下面,我將從本節課的指導思想,教學目標。重難點的確立與突破,教學過程設計等幾方面簡單加以闡述:
一、指導思想:
從新課標的理念出發,貫徹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的終身發展為本的指導思想。對原教材內容重新加以處理。力求對教學過程精心設計,采用任務型教學途徑,全方位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二、教學目標
依據課標要求,根據本課的教學內容,針對八年級學生的特點及認知規律,確定本節的教學目標為:
1、知識與技能目標:①學會關于興趣、愛好方面的詞匯②了解感嘆句③能夠運用語言談論自己及他人的興趣和愛好。
2、情感目標:有興趣聽英語、說英語、唱歌曲、做游戲,樂于模仿,敢于開口,積極參與,團結協作。
3、學習策略目標:能熱情地與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主動向老師和同學請教;注意力集中;積極地運用所學英語進行表達和交際。
三、教學重點及難點
1、教學重點:學生能夠運用各種方式談論興趣、愛好、并初步認識感嘆句2、教學難點:used to的用法
四、教學過程
1、課前熱身,師生同唱一首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拉近師生的距離)(熱身)The more we get together2、復習love, like, prefer, enjoy+v-ing結構,為新課作準備①教師簡介家人的興趣愛好My sister likes dancing, but she doesn’t love singing, My brother enjoys skating. He also prefers swimming②師生對話談論喜歡做的事情,反復應用What do you lovelikeenjoyprefer doing?鞏固用法,增進師生間了解。
3、導入:根據對話內容,教師表達Swimming is A’s hobby. Singing is B’s hobby. Read is my hobby.
①大標題:
學生猜出"hobby"含義,然后老師口述:I like singing and I also enjoy playing table tennis Singing and playing table tennis are our hobbies (板書 Our hobbies)②小標題
教師拿出部分收集的郵票,邊讓學生看,邊表達,Collecting stamps is my hobby, too. I love collecting stamps. 導入Topic 1 標題。 這樣創設情境,自然貼切。
4、導入1a(呈現)Do you know? Maria also likes collecting stamps. Why does she like it? What does she learn from it? Let’s listen to the tape.
(接下來)對la進行聽、讀、說的練習。
a.聽前,提出聽的任務,讓學生聽錄音后回答問題。如:What’s Michael’s hobby? Does he often listen to rock music now?
b.然后,教師通過以舊帶新,對比法呈現新pleased, collect, painting, valuable. 并且推出used to 通過上下文學生會很輕松猜其含義,借助例句知其用法used to do sth. 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難點,同時也為Section B的學習作了良好的鋪墊。
c.學生朗讀la,并能運用幾個關鍵詞進行角色表演。
d.由What beautiful stamps! 這個句子讓學生理解何為感嘆句,并通過舉例子讓學生歸納生what 引導的感嘆句的結構(板書結構)e.引導學生運用感嘆句描述身邊的人或物。
5、組織學生兩人一組編對話,談論彼此的興趣、愛好,學生可以利用教師為他們準備的實物(故事書、郵票、錢幣等)也可隨意發揮。教師應適時給予幫助和引導,最后請2~3組同學將所編對話表演出來。
6、呈現2a,2b
①通過同學們編、演對話表現出的濃厚的興趣,引出格言Interest is the best teacher.然后對學生說:I hope you can be殘花 interested in English. 進而呈現新詞語,be interested in 由兩個例句讓學生歸納出它的用法:(板書)be interested in sth
be interested in doing sth
②組織學生運用2a中的*片信息進行看*說話練習,進一步鞏固be interested in 的用法。
應用語言,突出重點
③看*片2b,聽錄音,錄音放兩遍,第一遍學生進行搭配練習,第二遍學生在橫線上寫出所聽原句子,培養寫的技能。
7、綜合探究活動
展示8幅*
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采用比賽形式,在八幅兒童洗衣機*中任選其一,進行看*說話或對話練習,要求:重點運用本節呈現的語音知識,不少于5句話。準備時間不超過2分鐘,表現最好的一組,給予獎勵,小組研討,培養合作精神;對話交流,提高綜合語音運用能力。
a.習題鞏固語言知識
b.課堂小結,知識梳理。
c.布置梯形任務作業。
總之,本節課我力爭采取多種教學方法,從新課改的理念出發,寓教于樂,使學生在輕松愉快地氛圍中學會新知識,并能應用到具體的語言環境中。
謝謝大家!
Unit 3 My hobbies
Topic 1 I love collecting stamps Section ALove/like/prefer/enjoy doing sth please→pleasedbe interested in sth/doing sth paint→paintingvalue→valuable
what+a/an+adj+單名!
What+adj+復名/不可數名!
一、教材分析(說教材)
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是學習數字0-10,并結合日常生活,練習數字的表達,為聽力做好準備。再通過四組*片所創設的情景,呈現詢問和告知電話號碼的表達" What’s your telephone number?", " It is ?" 以及表示感謝的另一表達法 "Thank you very much.", 同時綜合復習前面所學內容。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與同伴進行問答練習。
2、重點與難點
仁愛七年級上冊課文
重點:學習英語數字0-10.
難點:數字的運用和熟練掌握。
3、教學目標:
《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中要求:初學生能用聽懂有關熟悉話題的談話,并從中獲取信息和觀點;能就簡單的話題提供信息,表達簡單的觀點和意見,參與討論;能與他人溝通信息,合作完成任務;能根據話題進行情景對話;能簡單描述人物或事件。且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為用而學,在用中學,學了就用。因此,結合教學重難點我把本單元的教學目標定為以下4個方面:
1.語言知識
(1)語音
①初步了解單詞的重音
②能識別并正確使用不同的語調。
(2)詞匯
掌握one two three four five six seven eight nine ten telephone number(3)語法
人稱代詞主格的用法。
(4)功能與話題
詢問他人的電話號碼 What’s your telephone number?
My telephone number is?
It is?
2.語言技能
(1)聽:能聽懂0-10的數字。
(2)說:能詢問別人的電話號碼和說出自己的電話號碼。
(3)讀:能用英語讀出生活中的數字。
(4)寫:能寫0-10數字的英文單詞和詢問別人電話的句子。
3.情感態度
通過采用游戲、小對話、小表演等靈活多樣的授課方式,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積極主動的學習精神。
4.學習策略
運用卡片并結合日常生活中的數字加以練習。
二、說教學策略
我們大部份的學生來自農村,英語基礎普遍比較薄弱,對知識的領悟、掌握及運用能力有較大的差距,大部分對英語學習缺乏興趣。課程標準中提出:基礎階段教育的英語課程任務是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學生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采用的是"分層導學、先學后教、精講互動、合作訓練"的教學模式,從差生抓起,力求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受到合適的教育。
在"分層導學、合作訓練"的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基礎水平及能力分為A、B、C、D四個層次;各小組的英語成績及能力水平大體相同。這有利于展開討論并在同等條件下展開小組競爭。
三、說教學方法
(一)教法
以交際為教學核心并以多媒體輔助教學,我主要采取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1、任務型教學法:學生通過自編一篇對話,以完成任務為動力,在動腦、動手,動口的過程中,把知識和技能融為一體,實現學生掌握、使用重點詞組及句型的能力目標,突破重難點。
2、競賽教學法:通過單詞游戲、表演比賽,激發學生學習的強烈興趣,鍛煉他們的思維能力及反應能力。實現學習策略目標。
3、聽力訓練法:通過聽錄音、回答問題,在聽中感知、模仿達到提高學生聽力的目標。
4、多媒體輔助教學:通過各類*片,增加記憶、加深印象,活躍課堂氣氛。
(二)學法及學法指導
1、養成聽的習慣
學生要經常聽錄音,聽教師講英語,聽同學們講英語,這對學好英語大有好處。
2、及時鞏固,反復記憶
凡是教師在課堂上所講到的語言難點,學生應及時整理,再次認識并積極使用。對前面已學過的課文,學生要有計劃地經常復習,否則,常常是學了新的,忘了舊的。
3、積極操練,重在口頭
在課堂上,學生要積極參與教師設計的每個教學活動,要大膽開口,創造性地說自己想說的話。課后和其他同學及時進行英語交流。只有這樣,才能將書本知識內化為自己的知識,提高語言能力;也只有這樣,才能實現脫口說英語的目的。
四、說教學程序
(一)復習:通過復習詢問個人信息及出生地的句型,導入本課新單詞。(5分鐘)(二)呈現:通過學習0-10的數字,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語感。
(10分鐘)
1、教師手持0-10的數字卡片,上面是阿拉伯數字,下面是英文單詞。對折卡片,只出示阿拉伯數字,先示范每個數字的讀音,要求學生先靜聽,再跟讀。
2、教師連續朗讀這11個數字,強調前10個數字大灰狼和小白兔用升調,最后一個用降調,并要求學生跟讀。目的是培養學生語感。
3、播放2b 錄音,讓學生模仿正確的語音語調。
4. 雙人活動。一個學生用中文說出數字,另一個學生用英文說出這個數字,從而使學生能夠準確熟練地掌握數字0-10的英文說法。
5、教師在黑板上寫出幾組數字,讓學生試著以最快的速度讀出。
6、讓學生讀出自己家的電話號碼,練習數字的讀法。
(三)鞏固:把數字融入實際生活,讓學生會說英語數字,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10分鐘)1、啟發學生用英語數自己的手指,文具盒里的筆,書包里的書本,教室里的窗和燈等,把枯燥無味的數字融入現實的情境中進行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教師在黑板上寫出英文數字,讓學生說出漢語。
3、兩人一組,一個同學用英語說出一串數字,先從位數少的說起,另一個同學用漢語說出來。
(四)練習:通過詢問電話號碼,培養學生簡單的英語交際能力。(8分鐘)(五)綜合探究活動:通過制作名片和玩數字游戲,練習英文數字,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學生記憶單詞。(7分鐘)
1. (兩人一組相互提問,交換信息。仿照3b中的名片,幫你同伴制作名片。)2. (順風耳——數字單詞記憶比賽。)
(1)教師請學生閉上眼睛,聽老師拍球的次數,隨后快速搶答,說出對應的數字和該數字的拼寫。
(2)幾輪之后由學生拍球,指名回答。
(3)可加大難度,快拍與慢拍相結合讓學生猜。
3. (數字讀寫。)
(1)學生六人一組。
(2)教師事先準備好卡片,卡片上有幾組數字。
(3)各組輪流選兩名學生,一名讀數字,另一名把所聽的數字寫在黑板上。在規定時間內停止。換下一組,最后寫得又快又正確的組獲勝。
4. Homework:
(1)幫自己的父母制作卡片。內容包括:姓名、國籍和電話號碼。
(2)收集各類號碼,認讀并用英文書寫在作業本上。
五、板書設計
Where are you from?
Section C
zero, one, two, three, four, five, six, seven, eight, nine, ten—What’s your telephone number?
—My telephone number/It is ?
一、說教材
(一)說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材的處理
(三)說教學目標的確立及其依據。
1、知識目標:xxxx
2、能力目標:xxxx
3、情感、態度和文化意識目標:
4、確定教學目標的依據:
根據素質教育對課堂教學的要求,以初中英語教學大綱、新課程標準、任務型語言教學理念及發展學生的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為宗旨,確定此教學目標。
(四)說重點、難點的確立及其依據。
二、說教法
英語教學重在培養學生用英語進行表達交流的能力。因此主要選用“任務型教學法”、“交際教學法”,“啟發式教學法”。采取“導學-自悟”啟發式的教學模式,開展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任務型探究活動的訓練為主線的情景交際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互動交往、合作探究,在做中學,學中用。
采取這些教法的依據:“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新課程理念、語言學習的最終目的,以及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知識水平參差不齊、能力差異大等現狀。
三、說學法
我十分注重改進教學方法,來努力實現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的轉變。根據新課程任務型語言教學理念,運用任務型的教學途徑,創設情景,引導學生在體驗、實踐、參與、合作、交流、探究的學習方式中學以致用,加強學生交際策略的指導與培養。另外,通過復習導綱,指導學生學會復習及自主學習;通過“合作探究”、“導學自大便出血鮮紅怎么辦悟”等教學方式,滲透認知策略、調控策略等學法的指導。
依據:新課標教學理念: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會學生學會學習,培養其學習能力是最重要的。
四、說教學程序
1、復習:(1)首先,從四組學生中各選出一對用現在完成時表演人口、環保、祖國發展及建議看病的對話;接著利用單詞卡片復習過去式和過去分詞;最后引導學生總結其構成規律。
2、導入、呈現:首先引導學生總結現在完成時結構、用法;接著通過聽錄音填詞完成文章引出與完成時的連用詞。
3、鞏固操練:首先引導學生區別使用“ have gone to” ,“ have been to” and “ have been in”的用法。接著引導區別現在完成時和一般過去時的用法;然后引導學生總結短暫性動詞和延續性動詞的用法區別及其轉化形式,以及for, since的用法。
4、交際練習:讓學生用“ Have you ever…?” or “ Have you …yet?”的句型調查五位同學;再倆倆對話,用單數第三人稱形式介紹調查結果;接著做有關筆頭練習。
5、小結引導學生總結本課要點、難點。培養自我歸納總結所學知識的能力。
6、綜合探究活動:引導學生小組討論合作,進行筆頭寫作。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7、布置作業包括復習的配套練習、繼續完成寫作,以鞏固本課時所學內容。
一、說教材:
1.教材內容
本節課的內容是(仁愛版,七年級下冊)Unit 5 Topic One Section B,教材重點圍繞交通方式及頻率副詞展開話題。本課要求學生能掌握take the subway=go…by subway , ride a bike=go…by bike, walk =go…on foot, take a bus=go …by bus, take a train = go …by train, drive = go…by car, never, seldom, sometimes, often, usually, always及句型How do you usually go to school? I go to school by… , How often do you walk to school? Never…并能自由交流如何上下學及使用頻率。在本節課中第三人稱單數的問答也是及其重要的,不過前面已經出現過動詞的第三人稱單數,所以學生在學習的時候這方面比較容易掌握。
2.教材的地位
本節課所選的教學內容是北京仁愛版英語七年級下冊Uhit5 Topic One Section B I usually come to school by subway .教學圍繞交通方式及發生頻率展開。在詢問交通方式這部分,學生已有了前面Section A的知識鋪墊,比較易于深入與擴展。這樣的安排,既體現了教材循序漸進、由難到易的編排意思,又符合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認知水平。關于人們在使用交通方式及頻率這一話題,由于學生家在農村,出門的交通方式并不多,因此有必要讓學生自己觀看網絡上的大城市的交通方式并討論,即需要學生課前上網收集資料和*片。在實際教學中,本課采用舊話題先教新句型,再用句型引新知的方式展開,這樣既便于學生接受掌握,也體現了教學內容之間的連貫性。
二、說目標:
1.教學目標
新課程強調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角度的有機結合,本著這樣的認識,我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學生能聽、說、讀短語及單詞:get up, on weekdays, take the subway, go…by subway, ride a bike, go…by bike, walk, go…on foot, take a bus, go…by bus, take a train, go…by train, drive a car, go…by car, never, seldom, sometimes, often, usually, always, the early bird catches the worm; 能運用How do you usually go to school?, I usually go to school on foot=I usually walk to school, How often do you watch TV in the evening? I seldom watch TV.等進行口語交際。
[能力目標]能用英語自由交流人們出行使用的交通方式及使用頻率。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多媒體教學,讓學生在活動、游戲中產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讓學生敢于、樂于開口,積極參與交流。并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他們的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都要做到自尊、自立、自強。
2.教學重難點
教學的重點是讓學生掌握詞組,能運用詞組進行交流,初步鍛煉學生運用詞組描述乘坐的交通方式,及使用頻率的能力;難點是讓學生用不同的句型來表達同一種交通方式,及豐富自己的語言結構。
三、說教法:
1.教法設計
根據英語這門課程本社火節身的特點及農村中學初學英語的學生的興趣,我通過運用多媒體設置具體形象的情景,以舊帶新,不斷滾動知識點,以此來分散教學難點,讓學生直觀地感知與理解。同時創設數個任務活動,從單詞到短語到句子到對話到片斷,使學生在師生、生生之間的多向交流中進行有意義的練習與實踐,充分發揮他們的學習主體性,培養他們學以致用的能力。
2.學法指導
引導學生通過比較、觀察、猜測的方法逐漸感悟新語言項目的功能,讓學生在多層次的練習中體會到學習英語時“運用”的必要性,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大膽嘗試。
3.教學手段
根據本課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征,為了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能積極主動參與學習。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課件、*片、錄音等教學輔助手段,置抽象的句型于一個個生動的情景、游戲之中,不僅使學習過程自然輕松,更能較好地啟智開思。
四、說過程:
1.復習
(1)宣布本節課的學習方式:小組競賽。以座位分成四個參賽小組,按每個同學的課堂表現為本組加星,課末評出WINNER。然后,開始“每課一句”,本節課所教授的句子是“The early bird catches the worm.”
[設計意*]學習方式的宣布讓學生對本節課充滿了興趣,激起了他們的斗志和為本組爭星的表現欲。“每課一句”是我在七年級開始每堂課上設置的一個必備環節。這個環節主要教學生一些妙言警句。這些句子既豐富了學生的詞匯量,提高了他們的表達能力,同時也讓他們學到了地道的英語表達方式。從而為學習英語創設一個良好的氛圍。
(2)提供話題by +交通工具,師生自由交流,然后用“How do you usually go to school? I usually go to school by bike”引出本課的新句型“I usually ride a bike to school”進而再導入“How often do you watch TV?”及回答。然后再引出:“How does Maria go home? She goes home by subway. How often does Mike walk to school? He always walks to school.
[設計意*]通過舊知識滾出新知識,是我常用的教學方法之一。以舊帶新,學生可以比較輕松地掌握本課的句型。同時把新句型和老話題融合。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語言思維能力的開放性。
2.呈現
由本身上班的方式引出學生自己所使用的交通方式及頻率,方式如下:
My home is near our school, so I always go to school on foot. Do you always come to school on foot, either?
Some students: Yes I always walk to school. Some students: No, I seldom go to school on foot. I often go to school by bike.
[設計意*]找到話題與所授新知的契合點,讓學生很自然地從一個話題向另一個話題過渡,從而開始了本節課交通方式及使用頻率的話題。同時英語并不是僅僅是一種工具,它是能夠表現出情感的。
3. 鞏固
用所學的句型,讓學生談論網絡上人們乘坐地鐵、飛機、火車出行,使所學知識處于不斷的滾動練習中。由此來鍛煉學生聽與說的能力。
T: How do you usually go home?
S: I sometimes takes the subway home.= I sometimes go home by subway.
[設計意*]由上而下的句型聯系,讓學生讀一讀,說一說,談一談。在此環節充分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通過上面所學的上、下學回家及人們出行的交通方式,同時讓學生觀看網絡上人們乘坐不同交通的*片,先讓學生放松自己緊張的學習情緒,然后用今天所學的句型,假設自己是*中的人物進行問答。之后聽音頻并掌握紅體字。
[設計意*]在課中關注學生的注意力的羊蝎子的家常做法放松。高輸入量的學習會讓學生很快有疲勞的感覺,從而降低學習效率。在此環節,不僅僅開闊了學生的視野,而且增加了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能用學到的知識舉一反三地運用,不會呆板地僅用一種交通方式。
4.練習
在上面聽力中學生已經能清晰地了解到不同的人稱,動詞的方式不同,從而引出了3b,并要求學生進行對話:How does Maria go home? →She sometimes goes home by subway. = She sometimes takes the subway home.
How does Li Xiang go to school? → He often rides a bike to school.= He often goes to school by bike.
[設計意*] 在這兒出現了第三人稱的問答方式,同時很好地導出了下面的內容,教師給學生提供了廣闊的自由想像和發揮的空間,讓學生運用所學的語言進行鞏固性練習。
5.綜合探究活動
(1) Pair work (3b)
(2) Work alone: Listen and choose the right answers.
(3) Class activities
[設計意*]不僅僅檢查一節課的教學效果,而且用Class activities放松并掌握本節課所知識,又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不僅感到學英語的有壓力,而且感到了學英語的樂趣。
五.課堂小結
整節課我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為目的,以任務型,情境性學習貫穿始終,通過完成任務,不斷地促使他們學習英語,提高他們的英語水平。而且在教學中我們緊扣新課標,充分利用教材,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不斷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各方面的技能。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做到了讓學生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充分地發展了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使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主動思維和大膽實踐、提高跨文化意識和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
六.課后作業
(1)Finish off the Exx in the workbook.
(2)寫出六句能互相替換的交通方式,如:walk=go…on foot。
(3)用本節課所學的頻率副詞各造一句話。
[設計意*]鞏固所學知識,提高運用能力。
七、說板書
板書設計:
1.Words :
usually often always never seldom sometimes
2.Phrases:
go ...on foot ------ walk
go ... by bike ------ ride a bike
go ... by bus ------ take a bus
go ...by subway ----- take a subway
go ... by car ------ drive a car
3.Sentences:
The early bird catches the worm .
笨鳥先飛。/勤能補拙。
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
有志者事竟成。
<本文發布于:2023-05-14 14:12:05,感謝您對本站的認可!
本文鏈接:http://www.aa127788.com/xinxi/83/231871.html
版權聲明:本站內容均來自互聯網,僅供演示用,請勿用于商業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24小時內刪除。
留言與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